(网经社讯)4月15日消息,阿里旗下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宣布推出供商家使用的AI助理Lazzie Seller。据悉,Lazzie Seller基于Lazada对电商运营的积累,采用自然语言快速回应商家的各种运营问题,包括功能导航、店铺风险评估、提供专业建议等,相当于为每位商家配备了一个全能的小助手,提升运营效率。
一、东南亚电商AI应用现状:认知与落地的鸿沟
国际调研机构凯度的报告揭示了东南亚电商AI化的矛盾现状:尽管68%的商家对AI有所认知,47%认可其潜力,但实际应用率仅为37%。这一差距源于多重因素:其一,东南亚市场数字化基础参差不齐,中小商家缺乏技术适配能力;其二,传统运营习惯根深蒂固,部分商家对AI的实效性持观望态度。但细分数据也显示,越南、印尼等新兴市场对AI接受度较高,而泰国商家更擅长用AI处理复杂问题,这表明AI渗透率与当地电商成熟度正相关。
据网经社跨境电商台(CBEC.100EC.CN)查询DeepSeek后获悉,Lazada商家以67%的AI工具应用率远超行业均值,且同等比例的商家反馈AI直接拉动了业务增长。这一数据印证了平台级AI解决方案对商家转型的关键作用——通过降低技术门槛和提供场景化工具,平台能有效弥合认知与落地之间的鸿沟。
二、Lazada的AI战略:从技术赋能到生态构建
Lazada的AI布局呈现出明显的“阶梯式演进”特征:
1. 基础设施阶段(2019年前):通过智能推荐、图像搜索等技术优化用户体验,积累数据资产;
2. 场景深化阶段(2023年):推出生成式AI客服LazzieChat,首次将AI应用于交互环节;
3. 生态整合阶段(2024年):构建消费者端(AI Lazzie)与商家端(Lazzie Seller)的双向赋能体系,覆盖选品、营销、物流全链路。
此次推出的Lazzie Seller凸显了平台对商家痛点的精准把握。例如,自然语言交互降低了操作难度,店铺风险评估功能则直击东南亚商家普遍缺乏数据运营能力的短板。配套的《AI应用手册》进一步通过分层教育推动技术普惠,形成“工具+培训”的闭环。这种“授人以渔”的策略,或将加速东南亚电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型。
三、阿里的全局野心:Lazada如何成为AI战略的试验田?
阿里巴巴CEO吴泳铭提出的三大AI战略方向中,Lazada的实践尤其契合“现有业务AI转型”这一目标。其价值在于:
市场验证:东南亚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为AI模型的本地化适配提供了测试场,例如虚拟模特试穿功能需适应各国审美差异;
数据反哺:商家与消费者的双向交互数据可优化阿里云的基础模型,强化其在跨境场景的竞争力;
模式输出:若Lazada的AI工具链被验证有效,未来可复制至阿里其他国际业务(如Trendyol、Daraz)。
但挑战亦不容忽视。东南亚市场的碎片化意味着AI解决方案需高度定制化,例如印尼的穆斯林服装卖家与新加坡的电子产品商家需求迥异。此外,谷歌、Meta等科技巨头也在东南亚布局AI工具,Lazada需持续证明其电商垂直领域的专业壁垒。
四、未来展望:AI驱动的电商竞争新范式
Lazada的探索揭示了电商AI化的两大趋势:
1. 从“效率工具”到“决策大脑”:下一代AI或将深度介入库存预测、动态定价等核心决策,成为商家的“数字合伙人”;
2. 平台角色重构:电商平台需从流量分配者升级为技术赋能者,通过AI构建更紧密的商家黏性。
对东南亚市场而言,AI的普及不仅是技术升级,更是一次商业文明的跃迁。Lazada若能持续降低AI的使用成本,推动中小商家与新技术的“双向奔赴”,或将成为阿里全球化战略中最具想象力的增长极。而这场实验的成功,也将为新兴市场数字化转型提供范本——技术红利唯有与本地化智慧结合,才能真正释放价值。